加大投入保障深遠海應急救援能力全面提升——交通運輸部認真回應全國人大代表關切
來源: 中國交通新聞網 摘抄時間:2018-06-14 16:17:00
編者按
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設交通強國的重大決策部署,奮力開啟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征程,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戰略支撐,這是新時代全體交通人為之奮斗的新使命。今年全國兩會,代表、委員們圍繞交通強國建設提出了許多“金點子”。
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,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立即組織開展相關研究,認真回應代表、委員關切,全力以赴建設人民滿意交通。本報今日起開設《奮力建設新時代人民滿意交通》欄目,聚焦“金點子”落實成效,敬請關注。
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全國人大代表金鋒提出建議,希望國家進一步加強海上應急救援能力建設,特別是加大對深遠海應急救援裝備配置和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。
2018年1月,“桑吉”輪在東海海域因碰撞持續燃爆,上海打撈局300米飽和潛水工作母船“深潛號”派出4名登船救援人員,克服煙霧、大火、爆炸、高溫等惡劣環境,帶回兩具遇難者遺體和船載航行記錄儀。金鋒在建議中提到,“桑吉”輪碰撞燃爆事故在檢驗我國海上搜救應急處置綜合能力的同時,也對我國處置重特大海上突發事件,特別是深遠海搜救應急處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,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對該項工作進行研究,征求各方意見并多次與金鋒進行溝通。交通運輸部表示,將加快推進相關規劃實施,加大海上應急救援裝備建設投入,加強科技人才培養,提升我國海上應急救援能力,特別是深遠海應急保障能力。對于交通運輸部的答復,金鋒表示滿意。
提升深遠海應急保障能力,事關交通強國、海洋強國等國家戰略實施。近年來,交通運輸部通過加強技術研發,加大資金投入,大力推進國家水上交通安全領域相關規劃實施,初步構建了覆蓋我國管轄海域的海上安全監管、搜尋救助、航海保障、溢油應急、搶險打撈綜合保障體系。
據悉,目前,交通運輸部形成了以8000千瓦、1.2萬千瓦和1.4萬千瓦海洋救助船,以及搶險打撈起重船、半潛打撈工程船、大型溢油回收船、抬浮打撈工程船組等為代表的海上專業救助打撈船舶力量,在韓國“世越號”沉船打撈等重大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在飽和潛水裝備建設方面,交通運輸部依托300米飽和潛水工作母船“深潛號”,飽和潛水實際作業深度達到313.5米;已批復500米飽和潛水工作母船及飽和潛水設備項目,相關船舶裝備正在建造中。此外,交通運輸部已基本購置到位6000米級深拖系統、自主式無纜潛航器、無人遙控潛水器及超短基線定位系統等6000米級深海搜尋和打撈設備,為最終形成6000米級深海搜尋探測和應急打撈系統提供了設備保障。
下一步,交通運輸部將做好水上交通安全領域頂層設計,加大適應深遠海搜救作業需要的專業船舶建造投入,加快建造500米飽和潛水工作母船及飽和潛水設備,力爭在深水搜尋、搶險打撈、溢油應急等關鍵技術裝備建設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。加快推進500米級飽和潛水作業技術研發,加強飽和潛水人才隊伍建設和培訓,盡快形成實戰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