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月9日蔚來舉辦的(NIO Day 2020)發布會上,在轎車ET7搶眼的各種性能中,其搭載150KWh固態電池,將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提升到1000公里。如果能實現,對于新能源動力變革來說,無疑是一個里程碑。那么引發市場變動,被譽為動力電池下一發展方向的固態電池到底是什么?技術上存在哪些阻礙?

什么是固態電池?
目前市場上的鋰離子電池是由正極、負極、隔膜、電解液、結構外殼等部分組成的,其中鋰離子通過液態電解液在電池內部進行離子傳導來實現充放電,所以目前的鋰離子電池也叫做液態電池。與液態電池對應的就是固態電池,也就是電池內部隔膜和電解液更換成固態電解質。目前市面上還是以鋰離子電池為主,所以本文將以“全固態鋰離子電池”作為“固態電池”的代表進行討論。
固態電池優點
固態電池能夠引爆市場,且被稱為動力電池下一方向,是因為它存在以下優點:
優點一:能量密度高。固態電池在理論上可達到700Wh/kg,液體電池在100-220Wh/kg。根據《中國制造2025》要求動力電池能量密度2025年要達到400Wh/kg,2030年要達到500Wh/kg,這是目前液態電池無法達到的。當然理論數據不足以支撐現實,媒體容易夸大事實。蔚來推出的是360Wh/kg,如果能實現量產已經是重大突破。
優點二:安全性。這是談到鋰離子電池不得不提的性能,2020下半年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就電池安全性方面展開激烈的爭論,這種熱度下反應的就是大眾對于安全性能的關注。固態電池因固態電解質存在,正負極之間難以短路,在安全性方面有著絕對的優勢。
優點三:柔性化。可穿戴數碼設備是下一代電子產品發展方向之一,全固態電池因其能量密度高,意味著重量更輕、體積更小,且安全性能高可彎折,因這些特性全固態電池將有更高的應用場景和發展前景。
固態電池存在問題
問題一:目前無法實現快充。全固態電池因使用固態電解質導致電導率比較低,在高倍率充放電過程中內阻比較大,壓降大,所以電池倍率性能不佳,電池快充成為難點。
問題二:低溫性能差。我國幅員遼闊,緯度跨度比較大,溫度差異大。全固態電池在低溫下內阻更大,電池性能明顯下降,這對電動車來說是致命的缺陷。
問題三:工藝復雜。全固態電池目前的三種技術分別為氧化物電解質、聚合物電解質、硫化物電解質。

三種技術的難題依然是正負級與電解質之間接觸面處理。
蔚來三大技術簡析

原位固化固液電解質:“原位固化”是一種工藝技術,主要討論還在“固液”上。“原位固化”是先使用液態電解質,再引發聚合反應將液態逐步固化成固態。這里蔚來有個小聰明,他們推出的電池應當是半固態電池,而不是全固態電池。半固態電池,通常是一側電極采用固態電解質,而另一側電極仍用液態電解質。
無極預鋰化硅碳負極:此固態電池負極采用的是“硅碳”,硅碳負極在電池預充之前是沒有鋰離子存在的,通過循環將鋰離子鑲嵌在負極材料中,并形成SEI膜,消耗正極材料中的鋰離子,這里的容量損耗是不可逆的。“預鋰化”就是提前在電池負極材料中鑲嵌鋰離子,降低鋰離子消耗。硅碳負極比傳統的石墨負極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,但是同樣天花板不可忽視,在300Wh/kg。
納米級包覆超高鎳正極:三元體系材料中,鎳含量越高,電池能量密度越高。高鎳帶來體系的不穩定性,在高鎳外包覆一層導電性好的碳材料,提升正極材料的導電性,納米級的包覆將鋰離子的脫嵌影響降到最低。
結語
我們要正視目前固態電池所存在的問題,同樣對其發展前景充滿希望。但是在真正顛覆技術出現之前還是要做到冷靜旁觀,不要隨著媒體的夸大跟風,至于此次是技術革命還是技術升級,我們自然是希望蔚來供應商掌握了固態電池商業化的方式,畢竟電動化的發展是勢在必行的。